(西澗網友:方湘)原文鏈接:http://bbs.chuzhou.cn/thread-333854-1-1.html
在滁州生活,我們的幸福感總是與日俱增。
今年來,滁州市民都看到了這樣兩則令人高興的新聞:其一是3月份,市政府發(fā)出了關于公開征求《滁州市市區(qū)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》意見的公告,滁州市欲以地方首部實體法的形式來保護 “大水缸”。其二是8月份,“滁城‘大水缸’保護區(qū)整治成全國樣板”。報道說,4年多前,網箱養(yǎng)魚徹底退出了西澗湖,隨后,搬遷散養(yǎng)奶牛、清理水庫邊垃圾、建設污水處理設施……一套組合拳打出,西澗湖水質逐漸轉好。在全國經驗交流會上,我市作為安徽唯一被選中的水源地作經驗交流,并被列為了全國樣板。
現(xiàn)場的情況更讓人振奮。青山綠水,碧波蕩漾。我們看到了水庫周邊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、治理居民生活污染的垃圾池、滁定路交通穿越路段的防護隔離設施、水庫上游小沙河入湖處數百畝清潔水源的植物過濾帶、水源保護區(qū)數千畝涵養(yǎng)水源的共青林、巾幗林、工會林、八一林等。實實在在的保護行動,印證了市委市政府整治的決心。有這樣一面放心“大水缸”,滁城居民應該有高價值感和有高可得性。
當然,關于飲用水安全,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擁有一個好的“大水缸”。站在“全國樣本”的“滁州大水缸”邊上,筆者想到了更多的問題。在這里列舉一下,希望滁州的有關部門能聽聽我的意見。
問題一:“大水缸”如何永久保潔。網友幽靜小道爆料,有人近日向搬遷過的牛奶場和公路邊,傾倒建筑垃圾、城市垃圾以及病死的豬,羊,雞及其它廢棄物,無人過問,就引起普遍擔憂。說明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重視。筆者建議,《關于加強西澗湖水源水質管理的通告》,要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在周邊地區(qū)持續(xù)宣傳,務必扎根。而《滁州市市區(qū)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》要盡快出臺,讓首部地方法律為“大水缸”保駕護航。制度化的巡查不可疏忽和中斷。對破壞水源的人和事,務必從嚴從快從重懲戒,絕不手軟。我們要借鑒香港的監(jiān)管辦法:他們不僅保證沒有污水流入水庫,建立生物硝化站以進一步凈化水質,還在水庫周邊設立“拉網式”視頻監(jiān)控點,24小時應對可能發(fā)生的安全事故。
問題二:自來水如何提標保質。大家也許記得,去年媒體報道了南京、滁州等地自來水被檢出抗生素,滁州水廠及時給出了正面回應,漸漸平息了議論。但是有幾個問題還是想提醒一下水廠。首先,取水口必須放到水質較好的水庫上游,因為不同的取水口,水質是不同的;其次,在處理自來水整個過程中,要經過多次水質化驗。很多地方開始公布自來水水質信息,在每季度公布一次基礎上,每年1月份還公布上年度出廠水全部106項指標的檢測結果,讓群眾有知情權和監(jiān)督權;再次,要不斷改進處理工藝。據調查,全國縣以上自來水廠中,絕大部分使用傳統(tǒng)水處理工藝,不僅水質消毒手段不完善,有少量或者微量的氯(漂白粉),而且如果水源被重金屬離子和有機化合物所污染,傳統(tǒng)工藝也力不從心,更不具備檢測抗生素的條件。學者認為,至少20%至30%的水廠需要盡快上馬深度處理工藝。滁州的情況如何,筆者不得而知。
問題三:送水管道如何干凈保水。滁州人有一個習慣做法,每天早晨擰開水龍頭定時放水,以確保排除自來水中夜間沉淀的管道銹跡,耗時而且浪費。調查顯示,中國城市供水管網質量普遍低劣,不符國標的管網大量存在,且老舊管網漏水嚴重,經常爆管,從水質角度講容易發(fā)生二次污染。目前我國內地無一城市實現(xiàn)直飲水,除了水源、工藝因素外,管道也是重大影響因素。香港禁止使用無內搪層鍍鋅鋼管,規(guī)定必須使用銅管、不銹鋼管和聚乙烯管等,從而杜絕飲水受到銹蝕的影響。滁州有些人家自行安裝過濾設備,但如果清潔不當,反會污染自來水。筆者希望滁州能夠拿出老舊管道改造一攬子計劃,分步實施。同時,不僅公布出廠水水質,而且公布管網水水質。這樣,滁州市民將更加放心。
問題四:“二次供水”如何真正保安。隨著滁州高層建筑越來越多,“二次供水”成了新常態(tài)。資料顯示,2000年至2003年,國內184個大中城市發(fā)生過4232次二次污染事件。每個城市都有大量水箱或蓄水池,必須定期進行專業(yè)清潔。而正因為各城市二次供水設施監(jiān)管薄弱,有些蓄水池長期無人清潔,骯臟程度觸目驚心,才造成二次污染事件頻現(xiàn)。最近網傳武漢發(fā)生二次供水污染,再次敲響警鐘。滁州的有關部門應該對此盡快“破題”,建立一個有居民參與的嚴厲的清潔制度,使二次供水成為確保安全的“放心工程”!
問題五:水廠職工如何全面保責。水廠是一個責任單位。不久前滁州媒體報道,水廠勞動紀律尚需進一步強化,希望引起重視,在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中進一步提升水廠全體職工的責任意識、大局意識,使水廠成為滁州人民心中的楷模單位。
筆者認為,飲用水是維系健康和生命的核心要素之一,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分,怎么嚴管都符合民意,怎么投入都會得到支持。有關部門,您認為呢?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,登錄| 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