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伦理自拍,欧美在线99,av生活片,亚洲码一二三区,91啪国,日韩免费观看av,91啪国

首頁 > 新聞 > 本網(wǎng)評論 > 正文

儲新平:通過改革給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

張祥安同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要更加注重共建共享,全力增進民生福祉。堅守底線、突出重點、完善制度、引導預期,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,不斷提高市民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。“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”,是改革與發(fā)展的最終目的。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,認真抓好貫徹落實,使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更明顯,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,為加快實現(xiàn)“沖刺總量全省第三”目標提供持續(xù)強大動力。

獲得感既是檢驗改革的重要標尺,又是民生改善的試金石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(diào),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體現(xiàn)在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、期盼什么,改革就要抓住什么、推進什么,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,必須堅持發(fā)展為了人民、發(fā)展依靠人民、發(fā)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尊重人民主體地位、維護人民群眾利益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,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識,也是凝聚改革合力的最大公約數(shù)。

何謂“獲得感”?它不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,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“得到”。比如,群眾有房住、有錢賺,能上得起學、看得起病,生活有尊嚴、有體面……從國計到民生,從主觀到客觀,“獲得感”所追問的,既有切身利益的保障,也有公平正義的實現(xiàn);既有環(huán)境質(zhì)量的改善,也有政風社風的凈化;既有物質(zhì)層面的需求,也有精神層面的追求。一言以蔽之,就是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”,就是美好滁州建設目標的實現(xiàn),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。

回應好人民群眾的期待,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,已經(jīng)成為新一輪改革大潮的鮮明導向。獲得感,強調(diào)得是一種實實在在的“得到”,承載著沉甸甸的民意分量。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好的教育、更穩(wěn)定的工作、更滿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保障、更高水平的醫(yī)療、更舒適的住房、更優(yōu)美的環(huán)境,不斷滿足這些新期待,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,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。

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在增強群眾“獲得感”方面,打好一套“組合拳”。比如,要突出打好脫貧攻堅戰(zhàn),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。比如,切實強化民生保障,完成33項民生工程年度任務。比如,不斷創(chuàng)新社會治理,構建多元化矛盾化解體系。再比如,著力辦好為民實事,市政府今年繼續(xù)為市民辦好十件實事。社會事業(yè)改革關乎民生、連接民心。要把改革設計中有關社會事業(yè)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實處,加快推進有關健全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體制機制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(xù)的社會保障制度、深化醫(yī)藥衛(wèi)生體制改革等重點任務。要關注群眾多方面、多層次需求,創(chuàng)新方式方法,多謀民生之利、多解民生之憂。要認真分析歸納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,列出清單,拿出措施,每年辦成幾件實實在在的事情。

隨著改革方案不斷出臺,抓落實的任務越來越緊迫,必須匯集眾智,凝聚眾力,縱深推進,破浪前行。各級各部門和黨員干部要強化主體責任和責任擔當,既當改革促進派、又當改革實干家,把心思用在謀改革上,把精力放在抓改革上,一竿子抓到底,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,一任接著一任干,形成鼓勵改革、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圍,凝聚起最廣泛的社會共識和深化改革合力,扎扎實實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。

責任編輯:陳姝妤
關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加入我們 | 版權聲明 | 手機訪問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留言反饋 | 我要投稿
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
Copyright?2009-2010 Chuzhou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
皖網(wǎng)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-1 熱線電話:0550-3022685